新綠藥

行業動態

您的位置: 首頁 | 新聞資訊

張伯禮院士:中藥材從野生改家種是一場革命

轉自科學網
   “中藥材從野生改成家種是一場革命。”近日,我國第一個關于中藥材的規劃——《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(2015-2020年)》(以下簡稱《規劃》)發布,其中提出中藥材是我國獨特且具有戰略意義的寶貴資源。對此,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在接受《中國科學報》記者采訪時表示,中藥資源是戰略資源,《規劃》的出台恰逢其時,明確了中藥材的種植、保護等很多關鍵問題。

     據介紹,我國中藥工業産值從1996年的234億元增加到2014年的6000億元,而産業的發展必然推動中藥資源需求量的增加。

  “由于對中藥材的需求比以前增加了,因此單純依靠野生藥材已供不應求。這便是目前野生中藥材要改成家種的原因所在。”張伯禮告訴記者。同時,土地資源、生態環境惡化等多種因素的約束,使部分野生中藥材資源出現短缺、枯竭現象,改爲家種已是大勢所趨。然而,家種難免會過多使用化肥、農藥等,而這會影響到藥材本身的質量。

     目前,我國中藥材規範化種植技術相對落後,重産量、輕質量,同時濫用化肥、農藥、生長調節劑現象較爲普遍,導致中藥材品質下降,影響中藥質量和臨床療效。

     張伯禮說,之所以會出現這些問題,關鍵在于種植環節不規範。決定中藥材好壞的第一個關鍵點就在于“種”:種植很簡單,但種好並不容易。在將中藥材從野生改成規模化種植的過程中,相關基礎研究必須跟上,很多複雜的技術環節有待研究。

  “種植中藥材對陽光、土壤、水分、種子、種苗、農藥、植保等都有要求。除了共性問題,更需要對每個品種進行單獨研究。”張伯禮說。
 
    《規劃》還提出,實施優質中藥材生産工程,建設瀕危稀缺中藥材種植養殖基地、大宗優質中藥材生産基地、中藥材良種繁育基地,發展中藥材産區經濟。同時,實施中藥材生産組織創新工程,培育現代中藥材生産企業,推進中藥材基地共建共享,提高中藥材生産組織化水平等。

     對此,張伯禮表示,中藥材種植首先要明確劃分適宜區域。同時,如何施肥、打藥、做好植保管理等很多方面都有待研究。

  “從野生到家種,是一場革命。這方面我們缺少經驗,需要加大力度進行研究。” 張伯禮說,“至于何種産業管理模式好,我認爲企業模式會好一些。”

     張伯禮強調,中藥材來源的多元化,加上炮制方法的差異,會導致藥材質量不一致。總的來說,中藥材的質量提升是一項系統工程。

  “中藥材的問題頗多,需要一步步解決。”張伯禮表示,先落實好《規劃》是關鍵,在落實過程中出現問題再解決。
  
     在張伯禮看來,《規劃》還在適應經濟新常態、調整産業結構、扶持新業態、改善生態環境、實現綠色發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。“政府引導要起到很大作用。特別是此前中藥生産有很多部門在管,部門責任分清了,有利于更好地推動中藥材産業發展。”

智能中藥房

設計新穎技術先進具有創新性,整體技術居國內領先,國際先進水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