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綠藥

媒體報道

您的位置: 首頁 | 新聞資訊

【戰疫情】《華西都市報》:兩張方艙醫院通行證的背後是四川志願者在武漢日日夜夜的堅守

7月6日,《華西都市報》報道:兩張方艙醫院通行證的背後是四川志願者在武漢日日夜夜的堅守。

江夏方艙醫院通行證、武漢市疫情防控車輛中心城區專用通行證、岷江西路125號生活小區車輛出入卡……看到這樣幾張特別的通行證,關于疫情防控的回憶似乎輕易地就被喚醒了。

“戰疫——四川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專題展”目前仍在四川博物院展出,1800余件展品以實物、圖片、視頻、藝術作品等形式再現四川抗擊新冠疫情的壯麗篇章。
疫情發生後,川人喊著“雄起”口號,千裏馳援武漢,兩張“江夏方艙醫院通行證”就是見證——這是武漢江夏方艙醫院發給“流動智能應急中藥房”的車輛通行證,在疫情防控中以最便捷的方式爲醫生提供醫藥補充。
這些見證過戰疫的實物背後,是四川志願者在武漢日日夜夜的堅守,那些年輕的、逆行的面孔,成爲一代人的縮影,诠釋出他們的勇敢、責任和情懷。
藥品是醫生抗疫戰場上的重要“武器”。一輛看似普通的“救護車”搭載近400味中藥,診療後30秒就能拿到一服中藥顆粒,用開水沖服方便快捷……“流動智能應急中藥房”不僅簡化了中藥的取用過程,也便捷了救治病患的醫生。
1月26日晚,在獲批四川省交通廳核發的編號爲“0001”的四川省第一張“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應急物資及人員運輸車輛通行證”後,28台“流動智能應急中藥房”開始陸續出發,前往武漢開展醫療援助。
戰疫展上,展廳“同舟共濟,衆志成城”中,有兩張“江夏方艙醫院通行證”十分醒目。這是武漢江夏方艙醫院發給“流動智能應急中藥房”的車輛通行證,成爲四川志願者在武漢日日夜夜的見證。
“1月27日,第一台流動智能應急中藥房抵達武漢,開始救助工作。”2月初,在武漢雷神山醫院旁,總能看到一輛流動智能應急中藥房。抗疫前線的醫生在志願者的協助下,迅速取出已經煎好的中藥,而後返回工作崗位。
這輛“流動智能應急中藥房”來自四川企業新綠色藥業,志願者告訴記者,在武漢期間,先後有三批志願者抵達武漢,協助流動中藥車服務于武漢市金銀潭醫院、江夏方艙醫院和武漢雷神山等醫院。

95後的夏利坤,是馳援武漢的志願者,也是“流動智能應急中藥房”的設備維護工程師。“流動智能應急中藥房”在疫情防控中發揮作用的背後,正是如他一般的志願者在武漢日日夜夜的堅守。
作爲設備維護的工程師,夏利坤的工作便是安裝、調試,保證設備能夠向醫護人員發放藥劑,“早上8點上班,如果順利的話晚上8點左右可以下班。”在武漢期間,他的腳步走過了武漢市金銀潭醫院、湖北省中醫院、武漢市紅十字會醫院、黃岡市中醫醫院以及火神山醫院。
其中火神山醫院是一所專門醫院,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,實行軍事化管理。醫院內部如此,對支援的第三方團隊亦是如此,“因爲醫院的特殊性,這裏不允許太多的外來人員駐留,這也要求設備運抵之際完成安裝調試。”
夏利坤告訴記者,流動智能應急中藥房”的發藥機裸機重達200多公斤,加上設備和燈組,兩台機器加起來差不多五六百斤。眼瞧著周圍都是忙碌的醫生,他只好自己想辦法組裝,找不到叉車,靠著一根撬棍便動起手來。忙碌了兩個小時後,機器總算組裝完成,夏利坤的口罩耳繩上,也彈出來一把汗水。

“那是一段難忘的記憶。”如今,已經重新回到工作崗位的夏利坤仍然從事著本職工作,他說在武漢的那段記憶已經刻進了生命中,“就像有一種力量牽引著,應該走什麽樣的路,做什麽樣的事。”夏利坤說。

I 版權聲明

內容來源:"華西都市報",版權歸權利人所有。


智能中藥房

設計新穎技術先進具有創新性,整體技術居國內領先,國際先進水平